化学不要孤立地去记忆新学的常识,而应将新旧常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记忆。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要联系前面所学化合价的常识来记忆,如此既巩固了旧常识,又加深了对新常识的理解。下面是我们收拾的人教版初三上册第二单元化学要点,仅供参考期望可以帮到大伙。
人教版初三上册第二单元化学要点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1、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在有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没变化,变化的只不过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法。
2、水升高温度时水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的温度减少,水分子失去能量,运动减慢,分子之间到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变为液态。
3、分子的基本性质:
⑴分子非常小,看不见,摸不着。
⑵分子不断运动,获得能量运动加快。
⑶分子之间有间隔,三态变化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
4、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哪种微粒就维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5、水的天然循环:水的天然循环通过三态变化达成,太阳为水的循环提供里能量,植物的蒸腾用途,土壤的渗透用途达成了水的自己净化,水的天然循环,即达成了水的净化,有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布。
6、水的人工净化:水的人工净化主要包括:沉降、吸附、过滤、蒸馏、灭菌等办法
6、实验中注意的问题:
①氧气在水中溶解性比氢气大,氧气氧化性非常强,有时会和电极发生反应,因此开始时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会大于2:1.②为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向水中加入适当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
7、分解反应:有一种物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8、水的合成:
㈠氢气燃烧:2H2+O22H2O
①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很多的热,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②点燃氢气前验纯办法:用一小试管,采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假如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假如声音非常小,就说明氢气较纯。
㈡氢气作为燃料的三大优点:出处广;放热量多;无污染。
9、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①有的原子可以直接构成分子,有的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有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维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②有原子构成的物质
10、化合反应: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产一种物质的反应。
11、氢气的性质:
原子的构成
㈠、α粒子轰击金箔
1、现象:大部分α粒子穿过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方向,少数改变方向,极少数α粒子被方向弹回。
2、缘由:大部分α粒子通过原子内部空间的空隙,不改变运动方向;少数α粒子碰到原子核方向改变甚至方向弹回。
3、原子的结构
4、原子呈电中性:缘由是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国外电子带的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5、原子中的数目关系:①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一个质子的水平=一个中子的水平
③电子的多少决定原子的体积,电子越多体积越大。
6、注意:①不同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肯定不同。
②同种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肯定相等。
③所有原子核内肯定含有质子,但不肯定含有中子。
④质子数决定原子的类型。
㈡、原子中的电子
1、在原子中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离核较远,能量低里核较近。把电子离核远近不一样的地区运动称为电子的分成排布。
2、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含义:
3、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决定,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发生改变的只不过核外电子。
①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带正电荷形成阳离子。
②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个,易得电子,带负电荷,形成阴离子。
③稀少气体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极不容易失也不容易得。
4、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失电子形成阳离子,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
5、原子和离子的关系
㈢、相对原子水平:
1、概念:以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水平的1/12作标准,其它原子水平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水平
2、相对原子水平的理解:
①某原子的相对原子水平=
②相对原子水平是个比值,单位“1”
③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水平近似相等,都约为一个电子水平的1836倍,电子的水平忽视不计,原子的水平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④相对原子水平=质子数+中子数
⑤原子的实质水平与相对水平成正比: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溶解过程:溶质分子均匀的分散到溶液分子中间的过程。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气体、液态、固体。
3、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通常为液态。
4、溶液的基本性质:
①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性质都相同。
②稳定性:只须溶剂不蒸发,外面条件不改变,溶剂和溶质就不会离别。
均1、稳定是什么原因:分散到水中分子和离子直径小于1纳米,均匀分散到水中,跟水分子一块不停运动。
③溶液的水平=溶质的水平+溶剂的水平
5、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断定
①固体、液态与气体之间形成溶液中通常把液体当作溶剂,固体和气体当作溶质。
②当两种液体形成溶液时,习惯上把量多的当作溶剂,量少的为溶质,只须溶液中有水时,无论水的量多少,水一直溶剂。
③溶液的命名:溶质的溶剂溶液。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简称氯化钠溶液。
6、电离:溶于水或熔化状况下可以产生自由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7、乳化用途: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的物质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用途,油和洗洁精并没形成溶液。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1、溶质的水平分数:溶质的水平与溶液的水平的比值叫溶质的水平分数。
2、公式:溶质的水平=╳100%
3、注意问题:
①溶液的水平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水平,不包括未溶解的水平。
②肯定溶液中溶质的水平分数肯定,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③注意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尤其是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溶质是与水反应的生成物。
4、几个相应公式:
①溶质的水平=溶液的水平╳溶质的水平分数
②溶液的水平=溶质的水平÷溶质水平分数
③溶剂的水平=溶液的水平—溶质的水平
5、配制溶液水平分数肯定的溶液
①主要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钥匙、滴管。
②主要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初中化学容易见到物质的颜色
液体的颜色
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气体的颜色
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8、黄绿色气体:氯气
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气体
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煤:“工业的粮食”;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CO、烟尘等
石油:“工业的血液”;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是较清洗的能源。